盡管媒體對迪拜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困擾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大多數(shù)在這里做小商品生意的中國商人并沒有受多大的影響。不過對做建筑機械設備的周宗付來說,銷售的嚴冬卻似乎真的來了。
2009年的圣誕前夜,周宗付依然忙碌。
晚上七點多,他剛從郊外一個工地趕回迪拜,為公司銷售出去的一套建筑起協(xié)作售后服務。顧不上圣誕晚餐,這位28歲的安徽人又急匆匆的驅車趕往迪拜的另一頭處理其他工作事務。
曾經(jīng)紅火的建筑市場
28歲的安徽陸安人周宗付是無錫華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駐迪拜的銷售經(jīng)理,他于2007年初來到迪拜,帶領著一個四個人的團隊(兩位銷售、一位工程師、一位會計)到這里推銷中國的建筑機械設備及配套設施。
剛到迪拜時,金融危機尚未爆發(fā),也正是這座沙漠中的城市瘋狂建設的時候,對建筑工具的需求可想而知。
雖然位于迪拜的分公司于2007年5月才正式注冊成功開業(yè),可從2月(也就是周宗付剛到迪拜的時候開始)已經(jīng)有一些意向買家了。
從2007年到2008年5月的一年間,周宗付說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三百多萬迪拉姆(折合人民幣近六百萬元),純利潤占其中的百分之十至十五。這對于到迪拜時間不長的華科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紅火的建筑市場也吸引了更多類似的公司前來投資。周宗付說他剛到迪拜時也就30來家中國建材公司,現(xiàn)在“保守估計都是一百多家”。
然而,金融危機和迪拜債務危機的接連爆發(fā)對這些公司是不小的雙重打擊。
迪拜房價在金融危機中大跌,供大于求。用周宗付的話說,就是雖然修了那么多特別漂亮的寫字樓,“但其實好多都一直是空著的,沒人租。”
這兩場危機也致使迪拜好多標志性的項目(例如世界島)遲遲不能開工。
建筑市場走冷,周宗付他們的銷售難度自然增加,公司也經(jīng)歷了高開低走的過程。
從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的一年間,公司的銷售額跌至兩百萬迪拉姆,利潤額也跌到了9%-10%。
堅持還是離開,這是一個問題
現(xiàn)在,周宗付說有一些中國同行已經(jīng)離開,可他們還在觀望、堅持、努力開拓新的市場。
他們把目光瞄準了臨近迪拜的阿曼。另外就是阿聯(lián)酋首都、也是7個酋長國中比較富有的阿布扎比。整個阿聯(lián)酋百分之九十石油儲備都在阿布扎比。
用周宗付的話說,“迪拜開發(fā)過了,現(xiàn)在沒錢了。阿布扎比有錢,但還沒有開發(fā)”,應該是進去的好時候。
雖然不太喜歡迪拜和這里的生活,可周宗付和他的團隊還要繼續(xù)堅持下去。